找到相关内容49108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神会与妙悟

    ,被梁简文帝萧纲与梁元帝萧绎反复吟咏讽诵,成为他们陶冶性灵的精神糍养。齐代诗人谢朓的诗清秀逸,为当时诗家所尚。梁武帝说:“不读谢诗日便觉口臭。”梁武帝自叙讽咏谢诗可使自己精神爽朗,情志高洁,洗却世俗...

    袁济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991571.html
  • 论“超越”与中国“三教”的超越方式

    承认个体灵魂不朽或者可以不朽为前提的。如果我们承认这个前提,那么,结论自然就是:儒学显然并不是确切意义上的宗教。儒家当然也追求不朽,例如著名的“不朽”说。但是这里所说的“不朽”并不是说的灵魂不灭,...

    黄玉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091624.html
  • 道德系统中的德性

    去恶的道德工夫:在实践的过程中,作为规范的“仁”与作为德目的“仁”融合为一。   、德性与行为   德性既涉及规范,又关联着行为。从形式的层面看,规范显然与行为有更切近的联系:它既规定了应当做...

    杨国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3791874.html
  • 心物之辩与天人之际

    心体立论,在理论上似乎很难避免以上偏向。   、 天人之际:存在与境界   意义世界总是表现为一种人文的世界。作为自然的人化,人文世界同样涉及天与人的关系。如前所述,王阳明认为,在化本然世界为...

    杨国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111091962.html
  • 伦理学中的形式与实质

    理想,人格美更多地在主体的存在形态(自我的绵延同一)上体现了内在的德性,后者同时从道德本体的层面,彰显了道德的实质意义。      前文的论述表明,道德按其本来意义,既有形式的方面,亦有实质的维度...

    杨国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111091963.html
  • 我认识世界 ——对冯契广义认识论的一种解读和引申

    认识与实践难以截然两分。但本文即使讲到实践,也是着眼于认识。   、对“我-认识-世界”的动态考察   在“我-认识-世界”的建构中,我和世界交互作用,形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。这个发展过程,既是...

    刘梁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592084.html
  • 佛法是种活法

    ,生活变成修行。这才是真正的修行。 今天就讲到这里,最后祝愿大家吉祥圆满,扎西德勒! 此福已得一切智,摧伏一切过患敌。生老病死犹波涛,愿度苦海诸有情! 以佛所获身之加持,法性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在家|生活|佛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22451693736.html
  • 吐鲁番出土IB4672号回鹘文木杵文书研究

    不赘。 3-13~14.yʧ ɛrdini:yʧ为数词“”,ɛrdini的语义为“大珍珠”(MⅠ.96~97,192),合译为“三宝”,即“佛、法、僧”。 ...aelig;ginmɛk)。(MⅡ.201) 根据《词典》的解释,并关照文书中全句的语义,笔者释为“享”、“获得”。将此词合译为“永享平安”。 8-8.keniŋɛ:另见于...

    李树辉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22054097094.html